gxc@xpu.edu.cn

首页

工作动态

首页 > 正文

我校校友韩文勇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发布时间:2024-04-29 浏览次数:[]

4月28日,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颁发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55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88个,表彰全国工人先锋号1034个。其中,我校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03级校友韩文勇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对劳动者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的肯定和表彰,校友的获奖,不仅是个人的至高荣誉,也是母校的殊荣。韩文勇校友的成就和贡献,不仅激励了广大校友和师生,也为我国教育领域劳动者树立了榜样。在此,希望全校教职员工和广大校友向韩文勇校友学习,学习他扎根教育一线、坚守教师岗位、忠诚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的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实施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两步走”战略和“十大工程”,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努力奋斗!(撰稿:孟祥福 审稿:郭可义)





韩文勇事迹简介:

韩文勇,男,汉族,19851月出生,共产党员,博士,现任遵义医科大学教授、制药工程教研室主任。曾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等荣誉,入选贵州省省管专家。

不断创新,勇攀高峰

针对现有药物存在的耐药性、脂溶性差以及合成工艺复杂等不足,韩文勇博士致力于新试剂和新策略的开发,并应用于临床药物分子的后期氟修饰以及重要药物活性分子的高效合成,相关成果先后被Synfacts、化学深耕堂、CBG资讯、X-MOL等学术网站做亮点介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级项目3项。独立工作以来,发表SCI论文20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项,获2020年贵州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入选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拔尖人才和遵义医科大学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等。

教书育人,桃李芬芳

作为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主任,他一直重视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实践育人体系的建设,通过学术大讲堂、理论教学融入科学前沿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与科学家精神的培养,建立了集“本科教学、第二课堂、大创项目、论文指导、研究生培养”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科教融合育人体系;深化校企协同模式,建立了以市场应用需求为导向,校方办学为主体、制药企业参与办学的专业建设架构育人体系。

作为高校一线教师,他秉承“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教学理念,先后承担《药物合成反应》等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先后被评为遵义医科大学本科课堂教学督导评估优秀教师和遵义市优秀教师,获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等。

指导本科生先后获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三等奖1项,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指导18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研究生发表SCI论文18篇,5名硕士研究生先后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博士研究生。

锻铸团队,示范引领

2014年,他被遵义医科大学从海外引进至西部革命老区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根据学校当时学科发展需要,重点围绕“药物分子后期氟修饰”和“杂环药物活性分子合成”开展研究。在科研平台、仪器设备和生源质量都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传承红色血脉,发扬革命老区人民的奋斗精神,积极进取,在贵州省率先组建了有机氟化学研究团队。经过近十年的积累,他带领团队在2022年获批贵州省有机氟化学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此外,他所在的实验室注重团队文化的建设,传承长征精神和革命老区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以“信念坚定、顾全大局、顽强拼搏、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遵医精神感召团队成员和学生,不忘勇攀科研高峰的初心,牢记建设科技强国的使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奋斗精神,也要做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团队被遵义市总工会授予遵义市劳模(工匠)创新人才工作室——韩文勇劳模创新工作室。

热爱贵州,积极工作

自被任命为遵义医科大学制药工程教研室负责人以来,他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带领制药工程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进取、勇于拼搏、不断取得新突破和新成就。《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获教育部新工科专业改革类项目立项,实现了遵义医科大学“四新”建设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的新突破。由于他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绩突出,被贵州省总工会授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作为一名扎根西部地区的基层青年教师,韩文勇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优良,他尽职尽责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通过多方位合作,建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运行模式,为贵州省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多年来,他能够一直扎根贵州,今后他将继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坚守岗位、乐于奉献,为贵州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西安工程大学校友网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西安·金花南路19号[710048]